2024自学考试中国教育史01281复习提纲(1)
书院的由来及其在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上的特征。
答:唐末宋初,官学衰落,士人失学,在理学教育思潮的推进下,传统的私人讲学得到进步,为此出现了一种高于蒙学的高级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宋代的精舍和书院。书院来自于唐末,兴盛于宋。它以私人创办和主持为主,将图书的珍藏和校对、教学与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以外的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在宋元明清诸朝,书院逐步进步成为官学以外最主要的综合性爱文化研究组织形式。书院教育的存在,弥补了封建官学的不足,填补了很多学术文化研究范围的空白。
书院在组织管理上有以下特征:机构简单,管理职员少,学生也参与管理;课程设置灵活,不同书院有不同安排,重平常考核;学规严密、师生一同遵守;经费自主;看重自己的特点。
书院在教育教学上有以下特征:既是教育教学组织,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允许不同学派讲学;入学不受地域限制;教学重视说明义理,躬行实践,多使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力;师生关系融洽,感情深厚。
书院与汉代太学有什么区别:
a、培养目的不同。书院办学的目的是需要弟子学做人,追求封建人格之健全,官学则是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的。
b、自由讲学。每一学派大师主持的书院总是是该学派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基地。
c、学生可以自由择师入学,不受籍贯的限制。
d、教学以自学、独立研究为主,以答疑形式进行教学。
e、主张学术争辩和学派交流,没固定的形式和组织。